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内容

河南许昌破纪录暴雨:行车如行船 遭遇极端暴雨天气,城市内涝严重!

3小时前热点关注13

  

河南许昌破纪录暴雨:行车如行船

   【河南许昌破纪录暴雨:行车如行船】9月11日,河南许昌遭遇百年一遇的极端暴雨天气,城市内涝严重,多处路段积水超3米,车辆被淹没至车顶,市民出行需蹚水前行,部分区域“行车如行船”的惊险场景刷屏网络。这场暴雨不仅刷新了当地降水纪录,更以“教科书级”的城市应急响应,为极端天气下的防灾减灾提供了鲜活样本。据许昌市气象台监测,9月10日20时至11日6时,全市平均降水量达56.9毫米,其中魏都区以156.3毫米的降水量位居榜首,许昌市林科所站点更是以182.8毫米的降水量创下历史极值。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11日3时至4时,林科所站点单小时降水量达52.5毫米,相当于半小时内倾倒下33个西湖的水量。“雨下得像天漏了!”家住魏都区的市民王女士描述,11日凌晨3点,窗外已是一片汪洋,雨水裹挟着杂物冲刷街道,部分低洼路段积水瞬间淹没膝盖。气象专家分析,此次暴雨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与低涡切变线共同作用形成,降雨云团在许昌主城区停滞超6小时,导致极端降水集中发生。

   暴雨导致许昌中心城区交通全面瘫痪。截至11日7时,市区南立交、湖滨路立交、天宝路立交积水均超3米,车辆被完全淹没,仅文峰路隧道和中立交勉强通行。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一辆白色轿车在南立交被困,积水漫过车顶,消防员划着皮划艇展开救援;湖滨路立交下,数十辆汽车漂浮如“孤舟”,市民蹚水推车自救的画面令人揪心。

   “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水!”出租车司机李师傅回忆,11日清晨接单时,导航显示多条道路“飘红”,他绕行至建安区时,发现一处涵洞积水已达2米,路边警示牌被冲倒,几名外卖员正用共享单车试探水深。据许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通报,全市共转移安置群众1.2万人,关闭旅游景区8处,取消大型活动12场,避免了一场可能的人为灾难。

   面对极端天气,许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于11日5时启动防汛应急二级响应,中心城区同步实施“四停”措施——停工、停业、停运、停课。学校、医院、企业实行弹性工作制,地下商城、停车场等易涝点24小时值守,危险路段全部封闭。

   “凌晨4点接到通知,5点前必须撤离!”在东城区经营超市的张老板说,他连夜将货物转移至二楼,并用沙袋封堵门口。许昌市教育局宣布,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一天,非寄宿制学校启动线条积水严重线号线部分站点临时关闭。

   值得关注的是,许昌市在应急响应中首次启用“风险台账”制度。防汛指挥部调派力量对隧道、涵洞、下沉式建筑等低洼区域逐一排查,建立动态风险清单热点话题。例如,在魏都区某在建工地,工作人员发现河谷办公区存在倒灌风险,连夜转移200余名工人至安全地带。

   暴雨中,无数普通人挺身而出,演绎着守望相助的温情故事。在湖滨路立交,一名外卖小哥用绳索将被困老人绑在背上,蹚着齐胸深的水将其送至安全区域;魏都区消防大队连续奋战12小时,救出被埋压群众3人,转移受困居民87人;社区志愿者挨家挨户发放沙袋,帮助独居老人封堵门户。

   “水最深时,我背着80岁的母亲走了两公里。”市民刘先生说,他所在的小区因地势低洼积水严重,邻居们自发组成“人链”,用门板和塑料桶搭建临时“渡船”,将老人和孩子优先转移。这些画面经网络传播后,网友纷纷点赞:“暴雨无情,许昌有爱!”

   此次暴雨暴露出城市防洪体系的薄弱环节。专家指出,许昌部分排水管网设计标准偏低,难以应对极端降水;部分地下空间防倒灌措施不足,需加强防水门、挡水板等设施配置。此外,公众应急意识仍需提升,个别市民冒险涉水导致险情,反映出安全教育的紧迫性。

   但许昌的应对也彰显了进步。从“四停”措施的果断执行,到风险台账的精准管理,再到全民自救的迅速响应,这座城市用行动证明:极端天气并非不可战胜,关键在于未雨绸缪的制度设计和全民参与的防灾文化。

   截至11日中午,许昌市降水逐渐减弱,但清淤排涝、灾后重建的工作仍在继续。这场暴雨既是考验,也是契机——它让我们看到自然力量的残酷,也见证了人类团结的力量。正如许昌市防汛指挥部发布的公告所言:“每一次灾害都是对城市韧性的锤炼,唯有敬畏自然、科学应对,方能在风雨中筑起安澜的堤坝。”当夕阳穿透云层,照在积水渐退的街道上,许昌人已开始清理淤泥、修补房屋。他们知道,生活终将回归正轨,而这场暴雨留下的,不仅是数据里的纪录,更是一座城市在危机中成长的印记。

   以上就是【河南许昌破纪录暴雨:行车如行船】相关内容,了解最新热点资讯请关注今日热点资讯__实时热搜榜_热点话题_热点关注_今日热点新闻事件。河南许昌破纪录暴雨:行车如行船 遭遇极端暴雨天气,城市内涝严重! 河南许昌破纪录暴雨:行车如行船 遭遇极端暴雨天气,城市内涝严重!

相关文章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长征五号乙再立新功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长征五号乙再立新功

   4月29日凌晨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和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完成。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7...

曝拒帮肖飞的医生是乐队键盘手 骨科秘书麻昊宁双面人生引热议!

   曝拒帮肖飞的医生是乐队键盘手    【曝拒帮肖飞的医生是乐队键盘手】近日,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因婚...

极氪科技4月交付新车4.13万辆 销量稳步增长

极氪科技4月交付新车4.13万辆 销量稳步增长

   5月1日,极氪科技集团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旗下极氪和领克品牌共交付新车4.13万辆,同比增长18.7%,环比增长1.5%。具体来看,极氪品牌的销量为1.37万辆,而领克品牌的销量则为...

种了27年的地因未退耕被判刑6个月 荒沙地变牧草地引发争议

   1998年,桂家甫花费3000元向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沙金苏木温都尔毛道嘎查承包了约300亩荒沙地,承包期限为30年。合同规定桂家甫可自主经营、投资,并享有开发经营受益权。桂家甫在...

美国环保署宣称将削减员工 至1980年来最低水平

   当地时间5月2日,美国环保署宣布将裁减员工至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并削减3亿美元预算。...

《百家讲坛》 20250502 食物的历史(第一部) 8 玉米养大的帝国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自明朝传入中国,玉米就以“生命斗士”的姿态在中华大地深深扎根,在炊烟中幻化出千般滋味。从北方热气腾腾的玉米粥,到南方清甜软糯的煮玉米棒,百年沧桑,这份质朴的香甜仍然...